青海:为什么喝低度酒

健康饮酒 () 2022-09-05 18:10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方酒,一方人喝一方酒。区域性水土的独特性,赋予了各地传统白酒的唯一性、特异性、不可复制性。就我国酿酒产区的大体分布,黄河以北是清香酒的主要产区;长江以南是酱香酒的主要产区;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是浓香酒的主要产区。

不仅是酿酒,其实南北方喝酒也有很大区别。都说:“南方请客喝酒,随意就好;北方要把客人喝好,先把自己喝倒”。比如,青海人喜欢45度酒,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云贵人喜欢高度酒,50度以上是标配,有酒便是宴。

一方水土酿一方酒

一方人喝一方酒

有句民谚这样形容赤水河流域的酒厂:“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人们,守着“赤水河”有喝不完的酱酒。

据说,在贵州生活,酒量好是标配,普通的能喝半斤白酒,厉害的甚至可以喝一斤以上,而且他们更青睐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而追究到最根本的体质因素上,贵州人偏好辛辣食物,在肌肉密度、脂肪含量等指标上低于北方人,而这些指标能“活跃”酒精在体内运转的效率,解酒快。

作为物产丰富、山灵水秀的天府之国,四川一直是富饶之地的代名词,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孕育了发达的酿酒业,四川的美酒享誉中内外。四川人“爱喝酒”是写在基因里的。李白在四川生活过,喝成了诗仙;苏东坡是四川的,喝成了诗豪;杜甫也闻到酒香来到了成都,盖起了草堂,成了诗圣。

东北喝酒整体定位偏向口粮酒,主打性价比。东北的冬天气候寒冷且漫长,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喝酒御寒的生活习惯延续了东北独特的酒文化。东北人更是喜欢喝高度酒,像烧刀子酒就是其中显著代表,酒精度高达80度,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在内蒙喝酒还有一条十分“可怕”的规矩:歌声不停,酒不停。所以一旦上了内蒙人的酒桌,杯子只要是端起来,就放不下来了。内蒙古白酒“闷倒驴”,酒如其名,酒精高达68度,清香型高度白酒,烈酒入喉,足够“闷倒一头驴”,从名字里就能感受到马背民族能喝酒的气势。

青海:为什么喝低度酒

作为青海人

你真的了解青海的酒文化吗?

黄河中上游产区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这里便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区。相比浓香型、酱香型白酒,清香白酒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深受北方人的喜爱。而在西北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青稞清香白酒,是青海人民的最爱。

青海饮酒的缘由,要从地理环境、气候特征说起。由于高原上的自然环境实在太恶劣了,除青稞外很少有其他农作物在这里能有收成。青海人民曾经主要的食物来源就只能是牛羊肉和青稞。又由于青海省深居内陆,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需要白酒提供热量,所以几乎所有的青海人都爱喝酒。

“进门三杯酒”“高原处处酒飘香”,从这就可以看出青海人的能喝!豪爽的青海人,喝酒的度数却不高,主要是因为青海人酒量大,饮酒时,杯子要大,斟酒要满,方能显出主人家“酒满心诚”,不到1斤不尽兴!在青海,所有的事儿都不是事儿,所有的一切都在酒里,每逢过年过节从头晚喝到第二天中午,如果度数太高酒精消失过慢,容易醉酒,反而喝不尽兴不痛快。青海人喝酒要的就是半梦半醒,喝着美酒,再吼两嗓子“花儿”(青海民歌)。

世界上最好的烈酒的酿造原料——青稞

青海互助威远镇的青稞酒与清香型白酒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青稞原粮,青稞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地带,使得青稞无农害,纯天然,是有机的自然作物。青稞还是一种非常出众的酿酒原粮,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蒸馏酒是威士忌就是用大麦酿制的,在众多威士忌品种中,单一纯麦威士忌可谓富威士忌中的“王者”,品质上远远高于调和威士忌,然后在橡木桶中陈酿多年后,调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馏酒,被称之为“生命之水”。

青海:为什么喝低度酒

(被誉为“高原瑰宝”的青稞)

而对于青海人民来说,青稞酒便是他们的“生命水”。青稞和大麦都属禾本科,也是大麦类品种,富含蛋白质,在营养成分及营养均衡性上都超过了大麦,可同时作为酿造及制曲原料,青稞酒只用青稞为原粮酿酒,用料单一纯净,42度—45度饮用口感最佳。酒曲也以青稞为主粮制作,曲粮合一,保证了酒体清雅纯正,是世界上最好的烈酒、最贵的蒸馏酒的酿造原料。

海报